

導演: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
國別:法
年份:2007
片長:115min
規格:35mm
參展/得獎紀錄: 2007威尼斯影展
年近八十的新浪潮推理大師夏布洛創作力依舊豐沛,最新作品以黑色喜劇形式描述甜心氣象主播露迪芬莎妮周旋在兩男之間,一個是大她三十歲的迷人作家,一個是富可敵國的年輕小開,在男女攻防之間,在字字珠璣的幽默語彙背後,依舊層層交疊夏布洛向來對性愛、權力與慾望的執迷。年輕俊帥的坎城影帝貝諾馬吉梅第三度出任主角。
以下摘錄自:http://blog.yam.com/jostar2/article/12642346
《切成兩半的女孩》是根據真實的社會案件改編:一九○六年紐約著名的五十二歲的建築師史丹福․懷特 (Stanford White) 有一位二十二歲的情婦艾芙琳․奈斯比 (Evelyn Nesbit),既是模特兒、也是舞台劇演員。艾芙琳․奈斯比她的先生,哈利․索 (Harry Thaw),一位年輕多金的百萬富翁,因為無法忍受他妻子的婚外情,所以謀殺了史丹福․懷特。
克勞德․夏布洛大膽地拍攝呂迪芬․沙尼耶 (Ludivine Sagnier) 的身體,這是他的魔術。《切成兩半的女孩》依舊在法國賣了七十萬觀影人次,影評界的反應大多都是很正面的。
艾曼紐埃耳․布宇多提問:難道《切成兩半的女孩》的主題,是在談已然全球化的自由主義經濟,以及道德觀解放後的幻象,這兩者之間嗎?人稱克勞德․夏布洛似乎壓低了些政治,但是直接把屁股的議題拿起來談:布幕垂下來,另一個升起來,性愛變成最後的一條底線。
一開場,就是紅色的精子的畫面被投射在黑色的銀幕上;影片開始,對話大膽的程度也不輸影像的大膽。由弗杭蘇瓦․貝雷昂 (François Berléand) 所飾演的老作家,難道是因為他大膽地引誘年輕少婦共同地用各種奇異姿勢性愛地交歡,是年輕少婦的小開先生不敢做的姿勢,導致這位年輕少婦的小開先生必須槍殺那位老作家嗎?
艾曼紐埃耳․布宇多說,自從一九九五年的《儀式》(La Cérémonie) 問世之後,克勞德․夏布洛就不僅僅一直在探索資產階級的道德觀,同時也多了政治地理的面向。新的一部片,就特別注意清教禁慾主義,對戀童癖的恐懼,因此,克勞德․夏布洛根本不怕一直用同樣的嘲諷──其實他一直在重拍同一部片,而且他也保留住他基本的古典主義風格。
所以,是伴隨著時間,克勞德․夏布洛的電影世界才改變了意義。這位仰慕弗里茲․朗格 (Fritz Lang) 的導演,他在一九六○年代末期拍的片,仍試圖跟現存的世界保持了些距離,用以掌握藝術的自主性;今天,卻是將兩種不確定性彼此之間的界線,更加讓這界線不明確。也就是說,美學的跟道德的,彼此的分野更加地不確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