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1, 2008

最好的時光--青春夢

看第二次最好的時光才知道舒琪的成功在哪裡
什麼是高級的隱喻、高級的台詞、高級的動作表情
好好喔~好喜歡~原來我是邏輯分明的人~~



本片在每一個段落開啟前都交代時間,從1911年大稻埕至四個月後武昌起義,屬於清末的階段,所以在本片的美術設計上增添了許多東方與西方的道具,例如第一幕的玻璃燈光罩裡面點的是燭火,取代了過去的高掛燈籠;另外在男主角的衣著上雖然穿著馬掛,卻戴上西式的高帽,和提著皮製的洋式公事包,但卻從公事包裡拿出一個手絹,手絹裡包裹著錢,很有趣味的對比;另外鏡子已經非過去的古銅鏡,而是矽製的玻璃鏡面,但外殼仍是木頭鏡框並以繡花遮上。



在本片的人物主要是男主角與女主角,沒有名姓。在「青春夢」片名未上字卡前,無法確定兩人的關係,但從臥房的設備和男主角熟悉的在房內洗臉、更衣、梳妝的動作,可以推知男女主角的情誼,再由雙方交談的內容,與下一幕男主角與眾人圍桌吃飯,女主角台上表演才藝,可以推知這是個古代青樓,下一幕立刻上了「自由夢」的字卡,觀眾大概可以掌握本片的時間、地點、主軸,只是不清楚此自由是「奔向自由」還是「無法自由」。



接下來的劇情階段以時間作為區分,依序是六日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後,片中真實時間共為四個月。在本片不停出現的場景為女主角的臥室,藉由男主角不斷拜訪、離去的動作,和女主角所著的衣物可以知道時光的流去,和日復一日兩人相處的累積。從兩人的對話男主角正跟隨著梁公準備起義革命之事,所以代表著新時代的來臨,而女主角在整部幾乎沒有發表主動的言論,多為配合男主角,或是傾聽的角色,代表著舊時代的過去,但本片強烈矛盾的地方在於,男主角秉著革命的創新精神,卻仍幫青樓內的小妹贖身,但也因自己擁有家室,而無法給女主角承諾,並且在雙方意見表達上,仍是扮演著男性霸權的角色,一夫一妻制即使在革命人士仍有漏洞可鑽。而女主角則代表著典型悲苦的茶樓女子,片中使用許多刻板印象,例如溫順的服從男主角、服從青樓內的媽媽、教導即將出嫁的小妹維持婚姻之道,但在劇末使用許多小事件來代表女主角心裡的壓抑,例如當新一代的小妹來到青樓,藉著青樓媽媽撫摸女孩的身體,彷彿論金論兩的挑選物品,和琴藝老師教導女孩才藝時,女主角在另外的房間幽苦的跟唱著,在這個階段的一開始,鏡頭便做一個明顯的隱喻,那便是拍攝許多在室內盛開美麗的花朵,正向著戶外的陽光,就猶如女主角渴望自由,「青春夢」的主題以表達明確,觀眾開始等待結局,是成功還是不成功?



而到片尾時間過了一個月後時,本片的高潮來臨,當阿妹回到青樓答謝男主角的一百兩相助時,女主角在當夜房間裡,終於說出他內心的不滿,這是在本片女主角第一次掌握話題的發言權,而在此時背景音樂換成剛開始女主角在獻唱時的獨唱,營造緊張又憤怒的氣氛,但由男主角無奈的表情,和摸臉撐頭的動作,觀眾大概可以得知結果無望了,女主角在牆角掩面哭泣後,仍強忍失望繼續服侍男主角,道盡了兩者的真實身份—青樓女子與客人。



劇末最後的信和內容,則是高潮之後確定結尾,本片結束。

No comments: